当测量孩子成绩的方法变得多元;当考试不再成为唯一的标准;当孩子们在其他的领域表现出兴趣和非凡的天赋;当家长们变得越来越开明;当学校开设了越来越多的综合类课程...... 与过去以笔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应试教育不同,当代社会的教育越来越变得个性化、多元化、人性化。 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一个字眼,那就是个性化教育。
它旨在针对每个有着不同个性的孩子,以尊重TA们的差异性为前提,因材施教的去进行不同的教育。 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要更加前沿和革新,并且它不再以成绩为测验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。 因为每个孩子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都有所侧重,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去打压,反而应该给与支持、鼓励,让孩子完全去释放自己的潜能。
尊重孩子的差异性 为什么我们要施展个性化教育?个性化教育有什么目的?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或是好处就是,个性化教育能尊重孩子的差异性! 就像树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,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,有其自己的发展个性。 比如说从性格方面来说,康卓教育一赋一涵发现不同性格类型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,并且尤其各自适合的发展领域,以下用两种性格类型做说明。
认知型: 认知型的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,有观点、有主见,但同时也有点固执,以自我为中心,喜欢掌控别人。 因此这样的孩子会偏强势,但学习能力佳,生活也比较独立,思想偏成熟。 父母面对这样的孩子不需过多担心,但要注意从小培养其人情味,让其不要太过自私。
整合型: 整合型是所有性格类型中最外向的一个,爱玩爱闹,喜欢和人打交道,交际能力很强。并且整合型的孩子生活有一定的品味,一般在艺术特长方面会表现出非凡的天赋。 但这种性格的孩子专注性太差,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,不够坚持。 因此父母在遇上这样的孩子时,不要觉得TA们太过跳脱顽皮而打压责骂,相反应尊重、理解、支持TA们的差异性,并帮助发掘孩子潜在的艺术天赋。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性,让TA们学会持之以恒。 除了认知型和整合型的性格类型,还有注重细节的完美型、没有主见、易环境受影响,但学习能力强的模仿型、性格叛逆,思维反向的逆思型......
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,“教育的本质的展个性、尚自然。” 个性化教育能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,在不压抑孩子天赋的同时,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孩子的童真。 个性化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孩子,相比较枯燥、死板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孩子来说,一定会有一个更幸福、快乐的童年。
孩子更有可能成才 好学不如乐学,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。 与其压着孩子、逼着TA们去学有所成,不如让孩子在TA们感兴趣的领域,完全释放自己的潜能。 比如说思想跳脱、天马行空的整合型孩子。TA们有一定的艺术的天赋,明明适合画画,家长却让TA们去学IT、奥数。
IT和奥数都比较无聊、繁琐、复杂,逻辑性强,压根就不适合活泼、跳脱、有创意的整合型孩子。TA们就算能勉强胜任,却不一定能完全施展,对于TA的兴趣和天赋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和浪费。 而如果在了解孩子性格、天赋的情况下,充分尊重其差异,对其施展个性化教育,孩子才更有可能成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