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部分是指脑、胸腹腔内部的温度称为体核温度。表层是指皮肤部分的温度称为体表温度。
我们的体核温度是相对稳定的,人体通过平衡热量损失和热量产生来控制体核温度。
当暴露于热的环境时,存在于皮肤、黏膜的温度感受器被激活,将信号反馈至大脑,大脑会发出适当的信号和指令使皮肤血管扩张,释放热量。
当暴露于冷的环境时,人通过收缩皮肤血管等来减少热量损失,这时皮肤温度就会下降,手和脚就会感觉到冷。
为什么女性更怕冷
尽管女性的体核温度平均高于男性0.3℃,但女性手的平均温度要比男性低2.8℃。而体核温度和温度感受器之间的温度差值越大,意味着身体越会感觉到冷。
研究发现,导致女性比男性普遍更怕冷主要有几个原因:
01 骨架的大小
英国剑桥大学团队通过热成像技术、生物电阻抗分析后发现,女性手掌温度通常比男性低,骨骼肌肉量与体重比是热量损失非常显著的预测因子。
女性虽然脂肪量比男性大,但肌肉量更小。从基因上讲,由于女性骨架比男性小,所以皮肤散热速度更快,御寒能力大大降低。
02 新陈代谢的速度
美国生物物理学教授戴维称,男性新陈代谢率比女性高20%左右。
男性的基础代谢率高,喜欢吃蛋白质、食量大、活动量大均可增加代谢率,产热量随之增加。
03 肌肉和脂肪含量
肌肉可以帮助人体产生热量,维持体温。男性的肌肉群往往比女性更大,意味着男性能产生更多的热量。
并且,女性的体脂平均比男性多10%左右。这可以保护体内重要器官不受寒冷的影响,而这些脂肪会起到绝缘作用,所以女性的皮肤温度往往较低。
04 对温度的敏感
女性血管对寒冷的反应更敏感。遇冷时,外周血管的收缩可以保持核心体温,而且还增加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绝缘能力。
此外,雌激素使得血液黏稠度增高,手脚的血液流动缓慢。 相较之下,男性皮肤里的温度传感器更迟钝,不够知冷知热。
如何才能有效保暖
穿上秋裤!!!
有研究显示温暖环境可以让骨骼更强壮。从气温上判断,最低气温低于10℃就该穿秋裤,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,秋裤也应适当增厚。
当然增添其它衣物也是必要的,多穿几件轻便的衣服比穿一件厚的衣服更保暖。
手脚冷通常是由于身体为了减少能量损失来保持核心温度。如果手脚冰凉,不要仅仅想着戴手套,增加衣物也是一个选择。
最后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暖和和的冬天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